在新中國成立之初,我國著重發展重工業,誕生了一大批重工企業,其中就包括18個與機床有關的企業,當時被稱為“十八羅漢”,專門為中國重工業發展保駕護航。
不過到了20世紀80年代,其他行業迅速崛起,國內重工業已經逐漸喪失了經濟發展的主流地位,眾多重工企業開始走了下坡路,不得不謀求轉型。
1993年5月,沈陽第一機床廠、中捷友誼廠等四工廠聯合成立了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,希望能夠在當前市場中尋求突破。雖然在剛開始的“磨合期”,沈陽機床的表現并不理想,但是在1999年,沈陽機床通過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,并與意大利公司合資生產激光切割機,使得其產品獲得了人們的好評。
技術和產品質量的提升,令沈陽機床開始煥發新生,2000年5月,沈陽機床月數控機床產量超過百臺,月工業總產值超過了4000萬,創造歷史新高,成為國內機床行業的“佼佼者”。
2004年到2007年期間,沈陽機床經過一系列的兼并重組和改革措施,又實現了大跨步發展,2007年,沈陽機床的經濟規模突破到了100億。值得一提的是,從2000年到2007年之間,沈陽機床實現了連續7年經濟規模增長,其中銷售額增長11倍,機床產量增長了11倍。而在2012年的時候,沈陽機床更是倍道而進,以180億元的營收擊敗德國、日本,成為了世界第一大機床企業。然而,誰也沒有想到,這便是沈陽機床最后的輝煌。
本文轉載騰訊新聞:
https://new.qq.com/rain/a/20210120A005KV00